“类信托”争抢市场
目前,基金子公司发售的“类信托”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为9.5%--13%,普遍高于信托产品8.5%--11%的收益率,在不过分追求自身报酬的前提下,基金子公司只有通过更高的预期收益率才能吸引投资者,从而抢占市场规模。
基金子公司在8月发行产品中,融资项目以政信类和房地产项目占比最高,分别高达50%、40%。
博时资本首席运营官刘东向证劵之星记者表示:“今年3月,博时资本确定房地产、通道业务和股权投资为博时资本的三大业务方向。前段时间,博时基金对前期业务进行梳理和检查,同时重新思考博时资本的业务方向,开了多次讨论会,并最终确定了8大业务方向。但如今,新确定的方向为产业基金、地产基金、传统的股票和债券专户、对冲基金,特殊类型的基金等。”因此,业务的多方向发展也使得信托市场面临严峻挑战。
相反,对于基金子公司抢占市场是否对信托公司产生压力时,有信托公司内部相关人员对记者给予了否定,“对于基金公司成立子公司抢占信托行业市场,我们表示没有什么压力。基金子公司没有一定的市场规范,缺少保障,风险又大,刚性兑付弱、认可度不高等种种现象表明,信托公司的市场地位暂时还是无可动摇的。”
目前投资者关注“类信托”产品的主要原因是相对较高的收益率,然而除了看“类信托”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外,投资者还需了解担保物的抵押率和股东背景等众多因素。
由于基金子公司业务监管相对比较宽松、规则灵活,导致一些信托公司等无法接手的项目也可以借助基金子公司来做,而绝大多数都是通道业务,因此导致这里面的风险是不可控的。